旅游消费模式多元化,年轻客群崛起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势头和结构性变化。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10月1日至8日)全社会累计跨区域流动预计将达243.2万人次,创同期最高纪录。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双节”假期期间,长线旅游、高品质消费逐渐普及。游客出行半径显着扩大,人均单价不断提升,旅游消费呈现出“走得更远、玩得更多、花得更多”的特点。业内人士称当前旅游消费方式日趋多元化,错峰旅游、分段度假、深度体验等新业态逐渐流行。这些变化表明,中国旅游市场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记者杨子阳 年轻游客更加注重体验。 “双节”假期期间,旅游市场不仅实现了游客数量的增长,而且消费质量也大幅提升。飞猪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出行单价同比增长14.6%。这个数字体现了游客消费观念的重要转变。预订数量增加了每人的交通和酒店费用。其中,机票、汽车等交通产品人均预订量同比增长5%,酒店、旅游产品人均预订量同比增长5%。机票增加了 4.6%。年轻游客,尤其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游客,是这一趋势的关键驱动力。飞猪数据显示,今年“双节”假期期间,近四分之一的游客出生于1995年至1999年之间。2005年以后的游客预订数量大幅增加,比上年增长61%,拉动了增速。这些群体不再满足于打卡旅行,愿意为情感价值和深度体验买单。例如,大学生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63%,其中国际机票增长110%,人均旅游支出增长31%。 “年轻游客更加注重旅行的性质和内容,愿意为音乐节、非遗体验、自驾游等规划更长的行程和更高的预算。”陈兆功 高级研究员同程研究院研究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一变化也带动了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向高品质酒店、多房型民宿、私人游和个性化旅游产品倾斜。东城市数据显示,非一线城市豪华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90%以上,连续入住订单量增长50%以上,两房及以上民宿预订热度增长140%。目的地从集中到分散。 “双节”假期在出行距离上呈现出“长短结合”的特点。长途出行比例明显上升。携程数据显示,国内长途旅游订单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北京、成都、上海等传统热门城市西安依然领跑,但乌鲁木齐、呼和浩特、拉萨等地区的订单增长了近30%,表明游客对深度、长途探索的兴趣日益浓厚。与此同时,小众目的地和“小镇热点”正在经历爆炸性增长。飞猪数据显示,景德镇、泸州、昭苏、屯昌、宜春等地订单增幅明显,部分目的地订单增幅超过200%。去哪儿平台覆盖全国2000多个地市,九寨沟、阳朔、平潭、婺源等地市都是热门旅游目的地。音乐节、体育赛事等文化活动是小城镇“走出恶性循环”的重要动力。安徽省马鞍山市“葫芦郭音乐节”和四川省泸州市“银河左岸音乐节”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增长2.6倍,分别是2.1倍。 “游客不再涌向传统的热门景区,而是涌向风景优美、人少、文化特色独特的专业目的地,探索之地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这种变化体现了旅游市场从旅游时代向体验时代的转变。”库纳尔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也将支持“小镇繁荣”。 “花江峡大桥、长泰长江大桥等高速公路、高速桥梁、高速铁路将陆续开通,不仅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还将连接区域旅游资源,形成新的黄金旅游带。”陈桥红说。夜游成为新亮点。面对集中出行带来的拥堵和高成本,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分批出行以及非高峰时段的安排。携程数据显示,超过30%的游客选择9月25日至30日提前出发或10月9日至12日推迟回程。这一协议不仅减少了初期的交通拥堵。和假期的结束,也提高了旅行体验的舒适度。许多游客在度假时会形成较长的假期周期。非高峰旅行还可以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例如,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多个在线旅游平台证实,10月3日至4日国内机票均价较假期上半年下跌超过30%,节后多条航线价格下跌超过50%。过夜旅游经济的兴起是这一形势的另一个亮点。一年一度的“双节”假期。在携程平台上,“夜游”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200%。邪教夜间表演的受欢迎程度上海浦东美术馆和南京博物院等美术馆的数量增加了五倍多。我们在全国各地开展夜间旅游。石家庄荣国公馆开启了一场名为“红色之梦”的体验式夜游。 “房子”、无锡禅城无人机烟花秀、重庆欢乐谷灯光秀深受游客喜爱。全国各地举办300多场大型灯光秀,进一步确立夜间旅游作为目的地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碎片化旅游经济、过夜旅游经济的兴起,表明游客正在逐步建立更加理性、自主的旅游节奏,这对于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高游客满意度有很大帮助。“意义重大。”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妮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