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市场总体平稳。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邵志远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连续第五个月上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IPP)逐月保持稳定。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接受采访的行业官员表示,价格持续上涨9月份,消费潜力释放、产业结构改善、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接下来,随着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今年CPI预计将呈现缓慢回升至低位的走势,PPI也有望继续改善。消费的促进将支撑CPI。 “与2024年不同,2025年CPI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持续下降。由于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水果、蔬菜、肉蛋等食品供应充足,食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健对国际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季节性上涨,同比涨幅斜线略微收窄。这主要是由于消费促进政策持续发挥作用,以及本月家电、手机价格同比上涨。与此同时,近期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也产生了影响。这抵消了当月食品CPI同比降幅扩大的影响,总体CPI降幅收窄。同比减少。 ”东方金城研发部执行总监冯林告诉国际经济日报记者。数据显示,9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7%,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影响涨幅。环比上涨约0.13个百分点。新鲜蔬菜、鸡蛋、生鲜水果、羊肉、牛肉价格季节性上涨,涨幅不等。 0.9%至6.1%。国内黄金首饰价格上涨6.5%。秋季服装类商品季节性变化,服装价格上涨0.8%。娱乐耐用品、家用电器和家居用品价格分别上涨0.9%、0.6%和0.6%。 “9月CPI同比下降主要是尾矿库影响。”国家统计局城镇司首席统计师董丽娟分析,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中,尾矿库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波动新增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约为0.5个百分点。按类别划分,食品和能源价格下跌。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4%,环比上涨0.1个点,是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能源价格下跌 2.7%。值得注意的是,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连续第五年扩大连续一个月增长,近 19 个月来首次回到 1%。其中,不含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1.8%,涨幅连续第五个月扩大。对于CPI数据后续走势,冯林预计,由于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以及消费促进政策的影响,10月CPI同比将上涨至0.1%左右。从促进消费的角度来看,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建议,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优质产品,加大政治支持力度,改善消费。我们将继续加大稳就业力度,不仅为劳动者提供培训、创业支持,还对吸纳就业的企业给予补贴,切实保就业增收入,夯实就业基础。消费能力。同时,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秩序,发展消费基础设施提高服务便利性,全面构建消费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良性循环。由于基数较低,PPI同比降幅收窄。 9月份PPI环比保持稳定,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董丽娟表示,与上月相比,受供需结构改善影响,部分行业价格明显企稳。煤炭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3.8%,煤炭开采及洗选业价格上涨2.5%,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均连续第二个月上涨。溶胶制造价格AR能源设备及零部件环比下跌0.2%。比去年增长了 0.8%。非金属矿产品、锂离子电池制造业价格分别下降0.4%和0.2%,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6%和0.3个百分点。 “9月份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董丽娟表示,除去年同期比较标准有所下降外,我国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部分行业价格出现积极变化。首先,由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大力推进,相关行业同比降幅有所缩小。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完善和消费潜力的释放,相关行业价格逐年上涨。苏建ian强调,虽然近两个月PPI降幅明显收窄,但主要受基数效应影响,工业品价格总体持续回落,反映出工业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这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相一致。对于PPI未来走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表示,“反内卷”政策效果将在今年下半年显现,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PPI降幅有望收窄,全年同比下降2.7%。王鹏表示,随着统一市场的建设,如果国内外需求恢复,IPP有望延续改善趋势,但全球经济不稳定和产能过剩问题可能会阻碍IPP的复苏动力。王鹏先生提出引领转型对企业来说,要推动去产能和结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资源,淘汰积压产能。促进技术创新,利用补贴、激励和产学界研究合作支持企业创新和产业现代化。稳定市场需求,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公共采购,积极拓展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