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本月将继续“销毁”H银行股票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熊跃 四季度,保险资金再次开启银行股“扫荡”模式。据香港联交所披露的信息,10月10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增持中国邮储银行6,416,000股H股。同日,中国平安旗下保险公司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今年以来,以中国平安及其旗下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保险资金频频增持H银行股票,呈现出选定标的后仍持续加仓的特点。 H股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上市银行深受保险资金青睐。参与率不断提高。据披露信息,平安人寿于10月10日增持,以约1.39亿港元投资招商银行298.9万股H股,平均价格为每股46.44港元。增资后,平安人寿持有招商银行H股比例由16.93%增至17%。平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在10月增持招商银行H股,买入314.75万股。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平安一直在增持招行H股。期内收购的actionsnes总数约5.5亿股,持股比例由年初的5.01%增至17%。除了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H股。 1月7日,中国平安增持农行H股,持股比例超过5%,引发竞购。此后持续增持农行H股。中国平安目前持有中国农业银行超过19%的股份。 10月10日,中国平安出资约3441万港元增持邮储银行641.6万股H股。中国平安银行对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由年初的6.09%上升至17.01%。从申购时刻来看,平安H银行股的上涨主要集中在今年上半年。自7月份银行业持续紧缩以来,保险资金购买频率有所下降。中国平安及其邮政储蓄子公司这是自9月份以来首次购买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H股。苏州商业银行特约研究员薛红艳对《证券报》记者表示,7月以来的持续调整后,银行板块的估值优势更加明显,这与保险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对“高分红+准固定收益”资产的迫切需求相符,有助于通过长期持有获得与负债成本相当的稳定现金流。保险资金具有承诺期限长、融资稳定性高等特点。当估值承压时,我们更愿意逆势买入长期基本面强劲的资产。经过近期的调整,银行股正好符合这一要求。预计未来配置将持续改善。今年以来,保险资金在长期利率下降和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继续加大股票资产配置。其中,银行股等高收益个股受到保险资金的大力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超过36万亿元。其中,投资股票的保险资金余额超过30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末增加约6400亿元。崇泰证券数据显示,银行板块占据了保险股市值的大部分。上半年末,银行板块市值占比达47.2%,远超第二名公用事业板块7.2%的市值。 “保险资金持续加大配置“投资银行股等高收益资产,是基于自身投资策略和当前市场环境的理性选择。”北京牌坊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低利率和政策鼓励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背景下,保险资金在资本资产配置比例逐步提高。银行股有以下特点: 稳健经营、稳定分红,能够更好地满足保险资金对资产安全和收益确定性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保险资金整体收益水平,进一步优化其资产结构。此外,杨帆认为,2025年上市银行中期业绩将呈现复苏趋势,股息支付的可持续性增强,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减少,导致银行股强劲。g 对保险资金的吸引力。 “战略协同也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保险资金战略入股银行,将能够加强业务合作,比如打通银行销售渠道,实现超越单纯财务利益的长期协同效应。”薛红艳补充道。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